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30日結束為期四天的中國之行。這是今年6月以來第四位訪華的美國政要。在評價雷蒙多此行時,國際輿論紛紛關注到中美宣布“建立新的溝通渠道”,認為這有助于“減少誤解”。雷蒙多也明確表態(tài)“不尋求同中國脫鉤”,并表示希望美國企業(yè)在華投資。有關專家接受《國際銳評》采訪時指出,“新的溝通渠道”有助于中美進一步溝通交流,但它要真正發(fā)揮作用,還要看美方的實際行動。
回顧此前三位美國政要訪華后美方的表現(xiàn),輿論有這樣的疑慮并不意外。比如,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月份訪華時曾明確說,美方致力于重回兩國元首巴厘島會晤確定的議程,遵守拜登總統(tǒng)“四不一無意”承諾。但是這兩個月來,美方縱容中國臺灣地區(qū)副領導人賴清德“過境”竄美、繼續(xù)搞對臺軍售,還出臺對華投資限制令。這些行為讓人對美方信譽產生了極大懷疑。因此,雷蒙多的表態(tài)能在多大程度上“言行合一”,還需進一步觀察。
人們希望美方將“不脫鉤”表態(tài)落到實處,既是由中美貿易關系的本質決定的,也是中美工商界的現(xiàn)實需求,對中美經濟以及世界經濟發(fā)展有益。那么,將“不脫鉤”表態(tài)落到實處,美方應該怎么做?
在基本認知上,華盛頓要進行正確決策,應當認清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,不存在誰吃虧、誰占便宜。
2018年以來,美國對中國商品持續(xù)加征高額關稅,但2022年中美貿易額達到近7600億美元,創(chuàng)下歷史新高。美中貿委會發(fā)布的《2023美國對華出口報告》顯示,美對華出口為美創(chuàng)造了100多萬個就業(yè)崗位。有超過7萬家美企在華投資興業(yè),近90%在華業(yè)務實現(xiàn)盈利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,美國企業(yè)在中國建立了龐大的制造網絡,且高度依賴中國消費者。
這就是中美產業(yè)深度融合、經貿互利共贏的體現(xiàn),也是美國工商界不贊同對華“脫鉤”的直接原因。據(jù)美媒報道,雷蒙多訪華前與近150名商界領袖進行了交談,他們都迫切希望中美進行更多溝通。中國美國商會的調查結果顯示,66%的在華美企將在未來兩年保持或增加對華投資。美國工商界的心聲,美國的決策者們應當認真傾聽。
從操作層面看,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、泛安全化是當務之急?,F(xiàn)在,美國正面臨通貨膨脹、美債危機等。美國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凱文·哈塞特日前表示,美國經濟可能會迎來另一波通脹浪潮的沖擊。與此同時,美國新發(fā)行的國債也需要買家。解決這些問題,離不開與中國合作。
國際輿論關注到,在雷蒙多訪華的前幾天,中美關系“出現(xiàn)一些積極跡象”。英國《金融時報》網站報道稱,這包括華盛頓爭取延長數(shù)十年之久的《中美科技合作協(xié)定》,還取消了對中國27家實體的出口限制。但國際社會同時也對美國為了大選可能出臺遏華政策表示了擔憂。
雷蒙多訪華期間,中方就美國對華301關稅、半導體政策、雙向投資限制、歧視性補貼、制裁中國企業(yè)等表達了嚴正關切。美國現(xiàn)在應該做的是,盡早取消對中國加征的關稅,放寬對華出口管制,取消對中國企業(yè)的制裁,為兩國企業(yè)擴大貿易投資合作創(chuàng)造條件。
這其中,就包括用好此次建立的“新的溝通渠道”。美方應當真正重視這一渠道的作用,而不是把它當成一件擺設、僅起到“象征性意義”。不管是中美雙方成立的工作組,還是啟動的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,都應當真正發(fā)揮作用,通過對話來解決分歧、促進政策協(xié)調。這也是國際社會希望看到的。
經貿關系是中美關系的壓艙石。希望以建立“新的溝通渠道”為新起點,美方拿出解決問題的誠意,與中方相向而行,推動中美關系“穩(wěn)下來、好起來”,促進世界經濟復蘇。雷蒙多結束訪華之后,全世界都在看著美方下一步怎么做。
(國際銳評評論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