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理行第三站-魏寶山

推薦2年前發(fā)布 AI工具箱
62 00

對于魏寶山,我原本沒有清晰的概念,只是早些年就聽說巍山有名小吃曰“一根面”,我始終對這“一根面”不得其解,很是好奇。

這次出發(fā)前,向朋友打聽:雞足山和魏寶山哪個更值得去?

“雞足山是佛教圣地,魏寶山是道教名山?!?,朋友的這個答復(fù)大大出乎我的意料,一下子把我的興趣提起來了——佛教?道教?佛是怎么回事?道又是怎么回事?它們二者有什么區(qū)別嗎?

帶著這么多的問題開始了我的大理之行。

劉禹錫說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名;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”,我認為魏寶山算得上是一座“仙山”。魏寶山是全國十四座道教名山之一,是國家級森林公園。彝族祭祖圣地,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。

魏寶山以“古、幽、奇、秀”聞名遐邇。素有“魏寶天下幽”的美譽。以南詔發(fā)祥地而聞名,以道教名山而稱世。從漢代開始即有道士居住修道,明、清時道教盛極一時。22座道教宮觀星羅棋布,完整地保留著明、清建筑風格,體現(xiàn)出道家的文化神韻。

山中文物瑰寶俯仰皆是,現(xiàn)存的松下踏歌壁畫、長春洞壁畫璧雕均為藝術(shù)珍品。

據(jù)《重修巍山青霞觀碑記》記載,南詔開國君主細奴邏昔日在此耕種,遇太上老君的點化,遂創(chuàng)南詔基業(yè),建立了顯赫一時的西南少數(shù)民族政權(quán),傳位十三代。魏寶山成為南詔古國的根和源頭。唐王朝御準建蓋的南詔土主廟,是古今往來各地彝族朝拜祭祀的圣地。

魏寶山主峰海拔2509米,植被完好,物種豐富,峰秀谷幽,萬頃松濤,鐘靈毓秀。

雞足山多見“寺”、“庵”“、”“殿”;而魏寶山則多為“宮”、“閣”、“廟”。命名上是不是有所區(qū)別。

龍山峰這段路不去也罷,走不到200米就沒路了,也沒有任何景致。

高大的樹木聳入云天,攀巖植物也不示弱,蒸蒸日上、生生不息。

沿著鵝卵石鋪就的小道上山,一路松濤陣陣、涼風習習。我上山較早,沒有人,只聽得見鳥叫蟲鳴,甚是幽靜。

三皇殿始建于清初,大殿內(nèi)供奉著道教創(chuàng)世神——炎帝、黃帝、伏羲。過廳中供奉著女媧。

觀音殿供奉著觀音、韋馱和彌勒佛像。據(jù)載,觀音是佛道雙修,所以,佛教和道教都有供奉。

魏寶山的宮、閣、殿大多建于清初,建筑物都顯得破舊,年久失修的樣子,但大殿的壁畫壁掛仍然保存完好。

文昌閣是所有宮、閣里風景最美的,有兩個長相俊秀的道姑住持。院內(nèi)干凈整潔,池子里睡蓮開得正盛,魚兒在蓮葉間自由穿梭,院子里的多肉長的蔥綠欲滴。貌似大理這個地方特別適合多肉生長,所到之處,都是多肉的樂園。

文昌閣院子一角,有一眼神泉井 。據(jù)載,孟獲的兄弟孟優(yōu)曾居住于此,因蜀軍士兵誤飲啞泉水,不會說話,諸葛亮曾親往殿內(nèi)訪問孟優(yōu)解藥以救士兵。井水甘甜可口,甚是珍貴,常飲此泉水可以健身養(yǎng)生。有驅(qū)病辟邪、轉(zhuǎn)運改運之效果。所以經(jīng)常有運氣不好或身患疾病者不遠千里來求神泉之水。

我也用隨身攜帶的水杯裝了一杯水,試圖沾古人的光。

抱元守一,怎么解釋?貌似跟王陽明的“知行合一”是一個概念。我自己的謬解!

雞足山的寺、庵、殿,大都建于明朝,而魏寶山的宮、閣多建于清朝,可不知什么原因,雞足山的寺都金碧輝煌、纖塵不染,而魏寶山的宮、閣都顯得陳舊,甚至掩飾不住的破敗,每個殿里也只有一個或者兩個道士或道姑住持。旅游淡季,游人也不多,寥寥無幾。

道和佛,外在和內(nèi)涵,有些什么不同呢?

? 版權(quán)聲明

相關(guān)文章

暫無評論

none
暫無評論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