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主要講的是滿清十二帝,以及和滿清十二帝雕像相關(guān)的知識,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將本文分享給朋友。
清朝十二位皇帝分別是誰?
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:
1.努爾哈赤——年號天命
努爾哈赤,姓愛新覺羅,號淑勒貝勒,明嘉靖三十八年(1559),出生在建州左衛(wèi)蘇克素護(hù)部赫圖阿拉城(遼寧省新賓縣)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。
2.皇太極—年號天聰
皇太極,是清朝開創(chuàng)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,其母葉赫那拉氏?;侍珮O生于明萬歷二十年(1592)十月二十五日。
3.福臨—年號順治
皇太極的第九子,生于崇德三年(1638)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陽即位,改元順治,在位18年。卒于順治十八年(1661),終24歲。
4.玄燁——年號康熙
順治的第三子,生于順治十一年(1654年5月4日)。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,在位61年。
5.胤禛—年號雍正
生于康熙十七年(1678)是康熙的第四子。康熙61年,45歲的胤禛繼承帝位,在位13年,死于圓明園。廟號世宗。
6.弘歷——年號乾隆
生于康熙五十年(1711),卒于嘉慶四年(1799)。他是雍正的第四子,在位60年,退位后又當(dāng)了三年太上皇,終年89歲。
7.永琰,后改顒——年號琰嘉慶
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。生于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,乾隆六十年登基,改元嘉慶,在位25年。卒于嘉慶二十五年(1820)終年61歲。廟號“仁宗”。
8.綿寧,后改旻寧——年號道光
生于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9月16日),卒于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。在位30年,終年69歲。廟號宣宗,葬慕陵。
9.奕詝—年號咸豐
道光十一年(1831年7月17日)生于北京圓明園。咸豐十一年(1861年8月22日)病故。在位11年。
10.載淳—年號同治
同治帝載淳是咸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。生于咸豐六年(1856)。同治十二年親政。次年卒,年19。廟號“穆宗”。
11.載湉—年號光緒
光緒帝載恬,同治十年(1871年8月14日)出生于北京宣武門太平湖畔醇王府,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,其母是慈禧的胞妹,這種特殊的家庭環(huán)境,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為皇帝,他在位34年,光緒十三年病死,終年38歲,廟號德宗,葬于河北易縣崇陵。
12.溥儀—年號宣統(tǒng)
愛新覺羅·溥儀于光緒三十二年(1906年2月7日)生于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。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勢,終年61歲。著有自轉(zhuǎn)《我的前半生》。
擴(kuò)展資料:
領(lǐng)土范圍
1760年,平定準(zhǔn)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(dá)到極盛,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、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,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;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、沙畢納依嶺、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;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、齋桑泊、阿拉湖、伊塞克湖、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;
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、尼泊爾、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;正南大致上與現(xiàn)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,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、江心坡等地;東與日本、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,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、鴨綠江分界;清朝還領(lǐng)有臺灣、澎湖、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(時稱千里石塘、萬里長沙、曾母暗沙),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(dá)1316萬平方公里,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。
參考資料:百度百科-清朝(中國歷史朝代)
清十二帝都是誰?在位時間都是什么?
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:努爾哈赤、皇太極、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、光緒、宣統(tǒng)。
1、努爾哈赤:1616年-1626年(在位10年);
2、皇太極:1627年-1643年(在位17年);
3、福臨:1644年-1661年(在位18年);
4、玄燁:1662年-1722年(在位61年);
5、胤禛:1723年-1735年(在位13年);
6、弘歷: 1736年-1795年(在位60年);
7、颙琰:1796年-1820年(在位25年);
8、旻寧:1821年-1850年(在位30年);
9、奕詝:1851年-1861年(在位11年);
10、載淳:1862年-1874年(在位13年);
11、載湉:1875年-1908年(在位34年);
12、溥儀:1908年-1911年(在位3年)。
擴(kuò)展資料
清朝十二帝年號的含義
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后金,割據(jù)于關(guān)外,為了提升自己的正統(tǒng)性,所以他的年號就是“天命”,以示自己“受命于天”。
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后,改國號金為“大清”,同時改元“崇德”,表示了皇太極為了與大明爭奪天下,必須吸納漢族的優(yōu)秀制度、文化,籠絡(luò)漢族知識分子,所謂“崇德”也就是“崇尚德化”。
順治帝福臨時崇禎帝自縊,明亡于李闖之手,吳三桂引多爾袞的八旗入關(guān),清朝從此問鼎中原。為了逐鹿中原,所以特意年號為“順治”,意思就是“順利治理”,以期能統(tǒng)一華夏。
順治帝駕崩后,年幼的玄燁即位,年號“康熙”??担矊?;熙,興盛,以康熙為年號就表示了清朝希望能在統(tǒng)一全國后,實現(xiàn)國泰民安,萬民康寧,天下興盛。
在康熙治下,國政興隆,之后雍親王胤禛即位。但康熙末年九子奪嫡,胤禛自登位起就流言四起,不但有支持八阿哥的,更有人說康熙實際傳位于大將軍王十四阿哥。所以,特以年號為“正”,意思是雍親王入繼大統(tǒng)是正當(dāng)?shù)模簿褪恰坝赫薄?/p>
雍正帝扭轉(zhuǎn)了康熙末年的貪腐和虧空,留給了他兒子弘歷一個大清盛世,所以弘歷的年號是“乾隆”。乾者天也,隆者昌也,乾隆的意思就是“天道昌隆”,反映了大清盛世之境。
乾隆在位六十年,自己主動退位給了兒子嘉親王颙琰,因為當(dāng)時乾隆只是當(dāng)了太上皇,所以新皇即位是值得普天同慶的大事,所以以“嘉慶”為年號,即嘉親王登基,普天同慶。
嘉慶很早就內(nèi)定了他的兒子旻寧為繼承人,封他為智親王,所以旻寧即位后,年號為“道光”,意即“大道光明”。
自道光帝起,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大清陷入內(nèi)憂外患之中,所以道光帝的繼承人奕詝的年號是“咸豐”,咸就是全部,豐就是豐盛、豐富,咸豐合在一起,意思就是希望普天之下,都能豐衣足食。反映的是大清在內(nèi)外交困中,渴望能讓百姓生活安康。
咸豐帝只有一個獨子,即是貴妃葉赫納拉氏的獨子載淳,并留下八大臣輔政。但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聯(lián)手發(fā)動政變,消滅了八大臣,由兩宮太后慈安和慈禧垂簾聽政,所以他們使用了年號“同治”,即兩宮太后與奕等人共理朝政。
同治統(tǒng)治期間,大清更加混亂,太平天國、陜甘回亂、捻軍流竄,同治死后,他的弟弟載湉即位,年號“光緒”。光,光復(fù)、光大;緒,功業(yè)未竟。所謂“光緒”,就是“光復(fù)完成未竟之功業(yè)”,反映了清朝依然試圖重振國力,如洋務(wù)運(yùn)動、百日維新。
溥儀則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,他的年號是“宣統(tǒng)”。宣統(tǒng)即位時,反清浪潮已經(jīng)席卷全國,以宣統(tǒng)為年號,意思宣告清王朝的正統(tǒng)性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–清朝君主
滿清十二帝分別是誰?
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別是:努爾哈赤(天命)、皇太極(天聰、崇德)、福臨(順治)、玄燁(康熙)、胤禛(雍正)、弘歷(乾?。J琰(嘉慶)、?旻寧(道光)、奕詝(咸豐)、載淳(同治)、?載湉(光緒)、溥儀(宣統(tǒng))清朝君主(百度百科)
清朝十二帝名稱及在位時間是什么?
清朝十二帝名稱及在位時間是如下:
1、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,1616年~1626年(總共10年),廟號:清太祖,年號:天命。
2、愛新覺羅·皇太極,1626年~1636年(總共10年),廟號:清太宗,年號:天聰與崇德。
3、愛新覺羅·福臨,1644年~1661年(總共17年),廟號:清世祖,年號:順治。
4、愛新覺羅·玄燁,1661年~1722年(總共61年),廟號:清圣祖,年號:康熙。
5、愛新覺羅·胤禛,1722年~1735年(總共13年),廟號:清世宗,年號:雍正。
6、愛新覺羅·弘歷,1736年~1796年(總共60年),廟號:清高宗,年號:乾隆。
7、愛新覺羅·颙琰,1796年~1820年(總共24年),廟號:清仁宗,年號:嘉慶。
8、愛新覺羅·旻寧,1820年~1850年(總共30年),廟號:清宣宗,年號:道光。
9、愛新覺羅·奕檸,1851年~1861年(總共10年),廟號:清文宗,年號:咸豐。
10、愛新覺羅·載淳,1861年~1874年(總共13年),廟號:清穆宗,年號:同治。
11、愛新覺羅·載湉,1874年~1908年(總共34年),廟號:清德宗,年號:光緒。
12、愛新覺羅·溥儀,1908年~1912年(總共4年),廟號:清憲宗,年號:宣統(tǒng)。
以上就是關(guān)于滿清十二帝雕像的出處及含義介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