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家風?
家是家庭,風是風氣。一家之風,世代相傳。
清朝的張澍在《姓氏尋源》說:
“參天之樹,必有其根;懷山之水,必有其源?!?/strong>
一個人最早的教育,來自家庭。而性格的養(yǎng)成,更在于長輩的言傳身教。
家風,是一個家庭最貴的財產。
好的家風,潤物無聲
蘇軾在《三槐堂銘》里寫道:
“忠厚傳家久,詩書繼世長?!?/strong>
物質會隨著時間而褪色,而家風卻是可以流傳千古。
一個家庭,正氣凜然,忠厚風骨,何愁沒有延綿的福氣。
福建林氏,乃是人才輩出的大家族。
從林則徐、林覺民,到林徽因,中國近現(xiàn)代史都留有他們的名字。
林氏家族注重教育,亦培養(yǎng)兒女們的品德。
歷史上,林氏后代4人履職宰相,3000人成為進士,皇帝親自主持殿試201次,林家榜上有名183次。
“無林不開榜,開榜必有林”成為一種家風典范。
而鼎鼎有名的林則徐則給后代留下《家訓》:
“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愚而多財,則增其過?!?/p>
家風,是一個家族的規(guī)矩,也是家庭興旺的根本。
古代的世族,尤為注重家風的傳承,因為他們深知這將影響幾代人的發(fā)展。
《朱子家訓》里更是從日常小事勸誡:
“黎明即起,灑掃庭除,要內外整潔。既昏便息,關鎖門戶,必親自檢點。宜未雨而綢繆,勿臨渴而掘井?!?/strong>
良好的家風,助力子女們走上正路,節(jié)節(jié)高升。
而散漫的言行,則會導致后代們渾噩度日,惹來是非。
家風,潤物細無聲,卻流芳百世,滋養(yǎng)出一代又一代人杰。
家風正,則家族興
俗話說,家風正,如沐春風;家風不正,禍患不遠。
要想看一個家庭往后的發(fā)展,可以從家庭成員的日常習慣中看出來。
一個家庭驕奢懶惰,則衰弱必至。
克勤克儉,再窮,也能福氣綿綿。
清代名臣曾國藩《家書》曰:“天下古今之庸人,皆以一‘惰’字致敗?!?/strong>
正所謂,百種弊端,皆由惰生。
平時在外奔波的曾國藩,也不忘寫信告訴兒女和家眷們:
“家勤則興,人勤則健;能勤能儉,永不貧賤?!?/strong>
日常生活中,曾國藩十分節(jié)儉,每餐吃飯以素菜為主,客人來了才增加一道葷菜。
他的弟弟花費巨大價錢,建造了新屋,送給曾國藩,而曾國藩聽聞此事后非常生氣,立馬寫信批評弟弟。
“今家中境地雖漸寬裕,切不可忘卻先世之艱難,有福不可享盡,有勢不可使盡?!?/p>
事后,曾國藩一輩子都沒有踏入過這間新屋,而是把它捐了出去。
而曾氏家族,除曾國藩、曾國荃等因軍功受到封賞外,有一大批杰出人才在為社會作出了積極的貢獻。
“家風純正,雨潤萬物;家風不正,污穢盡來?!?/strong>
修身、齊家、治國,每個人的追求不同,但無論身處何方,家風都是一代人的精神支柱。
好的教養(yǎng),來自家風
方孝孺說:“愛其子而不教,猶為不愛也;教而不以善,猶為不教也?!?/strong>
好的教養(yǎng)跟家風有關,跟家境無關。
一個人最早的教育,來自家庭。
小時候家里沒什么錢,記憶中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會買新衣服。
親戚家常常會把他們小孩穿不了的衣服、鞋子,送給我們穿。
我就經常穿著舊衣服,也不愛打扮,身上臟兮兮的。
母親很嚴厲的批評我:“為什么把衣服弄的這么臟?”
我說:“又不是新衣服,也沒去別人家做客,臟一點也沒啥?!?/p>
母親說:“做人要清清白白,哪怕再窮,穿著破布衣服,也要是干凈整潔的。”
我當時還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,只是覺得母親特別愛干凈、愛整理。
有一個細節(jié),我記得很清楚。
家里的柜子、木沙發(fā)、洗衣機,母親都會扯一些布,縫紉成布罩,蓋在上面,遮擋灰塵,用的時候再掀開。
幾年下來,洗衣機、柜子,還是跟新的一樣。
后來,我自己結婚、組建家庭,也保留了母親愛干凈的習慣。
家風是潛移默化的,是父母對兒女們留下的心理影響。
那些好的習慣、性格,慢慢形成了一個人的教養(yǎng),繼而傳承給下一代。
《錢氏家訓》里寫道:
“子孫雖愚,詩書必讀,勤儉為本,忠厚傳家,乃能長久。”
為什么,人們常說,龍生龍,鳳生鳳,老鼠的孩子會打洞。
因為長輩的教育,對子孫后代的影響大于一切。
真正的教育,是身教,重于言教。
留給后代最寶貴的不是家產,而是家風。
身居陋巷,也能德馨
左宗棠曾寫道:
“若能日日用心,則一日有一日之長進;事事留心,則一事有一事之長進?!?/strong>
大多數(shù)人,都是處于普通家庭,也不是什么大家族。
但是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,從此正本清源,寬厚恭謹,為后輩留下好的家風。
何為貴族?
貴在擔當,貴在品格,更貴在氣節(jié)。
即使身居陋巷,也能德馨;身處低位,也能高風亮節(ji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