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天就是大年初五了,距離復(fù)工的日子越來越近了,在大年初五的前幾天都會有許多習俗與禁忌,那么在大年初五的風俗與禁忌都是什么呢?大年初五都有哪一些禁忌與風俗?快來和小編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吧~
我們中國是一個傳統(tǒng)的國家,在一些重要的節(jié)日當中都是有許許多多的禁忌與風俗的。
不僅這樣,還有許許多多的節(jié)日專屬的傳統(tǒng)的美食,比如說端午節(jié)的粽子,那么大年初五的風俗和禁忌是什么呢。
正月初五的風俗
送窮
正月初五“送窮”,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。
這一天各家用紙造婦人,稱為“掃晴娘”,“五窮婦”,“五窮娘”,身背紙袋,將屋內(nèi)穢土掃到袋內(nèi),送門外燃炮炸之。
這一習俗又稱為“送窮土”,“送窮媳婦出門”。陜西韓城一帶,破五這一天忌出門,而且要將鮮肉放在鍋中炙烤,還要爆炒麻豆,令其崩裂發(fā)聲,認為這樣可以崩除窮氣,求得財運。此外舊時
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別飽,俗稱“填窮坑”。
民間廣泛流行的送窮習俗,反映了我國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,送走舊日貧窮困苦,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(tǒng)心理。
開市
舊俗春節(jié)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關(guān)門,而在正月初五開市。
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圣日,認為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。
農(nóng)歷正月初五,俗稱破五。這一天,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“趕五窮”的風俗。人們黎明即起,放鞭炮,打掃衛(wèi)生。
鞭炮從每間房屋里往外頭放,邊放邊往門外走。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、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,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,越遠越好。
尤其放“二踢腳”(兩響)稱“崩窮”,把“晦氣”、“窮氣”從家中崩走。人們從初一至初四已經(jīng)四天沒干活了,日出之前放炮崩窮后,要努力干一天活,稱“恨窮”。
“破五”意味著只要在新的一年里,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便可過上好日子。
大掃除
“破五”早晨進勞苦大眾祈求吉利、幸福的日子。這天忌串親訪友,也不準串門,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。
打掃衛(wèi)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。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。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,一般是不允許搞衛(wèi)生的,也掃掃地,但只能在屋里掃,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處。
特別大年初一,那是一掃帚也不能動的,說是動了就將好運氣弄掉了。
可到破五這一天,卻非徹底地搞一回大掃除不可了。等到垃圾掃出大門,掃到一個角落,便也將鞭炮從屋里放到了屋外,于是拿來一個極大的爆竹,放在那垃圾堆上,點燃了,轟隆一聲,儀式完畢。
人們說:這下子,一切窮氣窮鬼都給趕跑了!于是吃飯。
祭財神
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財神。民間傳說,財神即五路神。所謂五路,指東西南北中,意為出門五路,皆可得財。
清代顧祿《清嘉錄》云:“正月初五日,為路頭神誕辰。金鑼爆竹,牲醴畢陳,以爭先為利市,必早起迎之,謂之接路頭。”
又說:“今之路頭,是五祀中之行神。所謂五路,當是東西南北中耳?!鄙虾Ef歷年有搶路頭的習俗。
正月初四子夜,備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燭等物,并鳴鑼擊鼓焚香禮拜,虔誠恭恭敬財神。
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,為爭利市,故先于初四接之,名曰“搶路頭”,又稱“接財神”。
路頭神
路頭神是吳地所信奉的一位財神。俗以是日為他的生日,祭曬迎接,頗為壯觀。
路頭又稱“五路神”。據(jù)說元末有一何五路,為抵御外寇而死,人們因此祀他為神,名“五路神”。
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。或又以五路神實為五圣神,或曰五通神,在康熙年間湯斌毀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,民間不敢祀五通神,故改其名為路頭而祀之。
一般以此路頭為古五祀中的行神,所謂五路乃東西南北中也;財貨無不憑路而行,故人們以行神為財神,謹加祭祀,冀求它引財入門,或出行獲利。
古人外出行旅,祭祀路神以求平安,此為“祖道”之俗;吳俗接路頭,祭祀的也是路神,而這路神變成財神。
路神變?yōu)樨斏?,是因商業(yè)的發(fā)展,財貨流通的加劇。財貨往來于陸水之間,人們直觀地認為,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財貨。
民間的禁忌:
忌針節(jié)
中國漢族民間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也稱“忌針節(jié)”,在每年農(nóng)歷的正月初五日。
舊時,漢族民間過春節(jié)有很多迷信禁忌,如不得用生米作飯,婦女不能用針縫紉等諸多禁忌,在過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,故而稱此日為“破五”。
這天,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,俗稱“捏小人嘴”。
據(jù)說,這樣可免除讒言之禍。習慣上,過了“破五節(jié)”,商店酒樓五行八作方才正式開張從業(yè)。如有鋪面變化、柜臺增減之舉,一般多在初六定奪。
忌諱串門
在農(nóng)村人們串門實在是太平常不過的一件事情,但是人們卻不會在大年初五這一天串門走親戚。
之所以在大年初五不串門走親戚,是因為人們害怕在出門走親戚時會遇到窮神,并帶到親戚鄰居家中,所以在這一天,人們通常不會串門走親戚。
忌諱動土
勤勞一輩子的農(nóng)民有幾個特殊的日子不能干活,其中就有大年初五,因為在大年初五這一天動土的話,很有可能會有災(zāi)難發(fā)生。
雖然這個說法并沒有科學依據(jù),但是人們?yōu)榱嗽谛碌囊荒曛杏袀€好彩頭,在大年初五這一天時,人們都不會動土,也不會干活。
各地初五不同風俗
拿山西來說,在晉西北,傳統(tǒng)上這天太陽未出山,要掀起炕席,打掃一些炕土送到野外,外加鳴炮、燒香、敬紙;
晉北民間習慣則是用彩色紙剪成人的圖像,小孩子拿到街頭,互相交換。把自己的紙人送給別人,稱為“送走窮媳婦”;
把別人的紙人換回來,稱為“得到有福人”;到了晉東南,民間習慣將爛衣服扔到墻外。
山東初五是個重要的民俗節(jié)日,既為“馬日”,又為“破五”,還為“財神日”,商家愛選在這一天開業(yè);
南方不少地兒則在正月初五祭財神。清代顧祿《清嘉錄》上記著:“正月初五日,為路頭神誕辰。
金鑼爆竹,牲醴畢陳,以爭先為利市,必早起迎之,謂之接路頭?!?/p>
在上海,舊俗中正月初四子夜,就備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燭等物,還得鳴鑼擊鼓焚香禮拜,虔誠恭恭敬財神。
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\”破五\”。這一天,家家戶戶吃餃子,菜板要剁得叮咚響,讓四鄰聽見,以示正在剁\”小人\”。
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(jié)到\”小人\”的身上,除掉\”小人\”才能大吉大利,順順當當,初五晚上放鞭炮,也有避邪免災(zāi)的意味。
魯西南地區(qū)在年除日把剪刀用線纏住放在床鋪的席下壓住,到初五這天才能開始使用。
臨沂、鄒城婦女這天不出門、不梳頭、不動針錢,據(jù)說動了針線會招蝎子、蚰蜒。這天普遍中午吃水餃,也可以吃面條,有“初五吃頓面,一畝打一石”的說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