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康熙十年七月十六即公元1671年8月20日,這一天張岱的心情很不平靜,他用顫動的雙手將這份不平靜寫進了新書《西湖夢尋》的自序里。
如果將時光倒流三十年,那一刻,人在西湖的張岱或許正在花紅柳綠的蘇堤漫步,或許正在景色清雅的西溪探幽,或許正在岣嶁山房苦讀,或許正在龍井閑坐品茗……這樣的場景曾經(jīng)是他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生活,但如今已成為遙不可及的人生奢望,只有在夢中,他才可以重溫這些舊日的美好時光,慰藉自己那顆已經(jīng)涼透的心靈。
清康熙十年(1671年)這個年份是打開《西湖夢尋》的一把鑰匙。這一年張岱七十六歲,那個被他念念不忘的大明王朝已經(jīng)消失在歷史的黑洞中二十八年。天地玄黃,時光荏苒,一切都不可改變。
對于一位風(fēng)燭殘年、心灰意冷的老人而言,此時此刻怎會有如此閑情雅致來寫這本書?此前的感慨和思考不是已經(jīng)在《陶庵夢憶》中說完了嗎?還有什么讓他如此割舍不下?
清刻本《西湖夢尋》
了解了這一點,也就讀懂了《西湖夢尋》,讀懂了西湖,讀懂了湖光山色背后的風(fēng)景和滄桑。
大明王朝灰飛煙滅之后,張岱也曾進行過一番徒勞的反抗,眼看大勢已去,復(fù)國無望,轉(zhuǎn)而從戰(zhàn)場走向案頭。他要用筆墨為失去的故國和自己保存一份歷史。具體呈現(xiàn)的方式有兩種:一種是以寫史的方式鄭重撰寫,其成果是《石匱書》《石匱書后集》;另一種則是以文學(xué)的筆法感性書寫,成果是《陶庵夢憶》《西湖夢尋》。前者是一個王朝的歷史檔案,后者則是一個人的感性記憶。張岱以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記錄了那個悲喜交加的時代。不過從后世的反響來看,《陶庵夢憶》《西湖夢尋》更受歡迎,影響也更大,如今已成為文學(xué)經(jīng)典。
《西湖夢尋》的篇幅并不長,全書七十二則,除第一則總寫西湖之外,一共寫了七十一處西湖及周邊的名勝,這是張岱眼中的西湖七十一景,是屬于張岱一個人的西湖。
清乾隆姑蘇刊本《西湖十景》
問題在于,既然要抒發(fā)人生的萬千感慨,寫出那份刻骨銘心的家國情懷,為何不直抒胸臆,明白道出,反而要借助西湖這處山水勝跡呢?其用意究竟何在?答案還得從字里行間去找??梢哉f,這既是一種情感的選擇,也是一種理性的選擇。
稱之為情感的選擇是因為張岱一生都與西湖有著不解之緣,他的許多人生痕跡和記憶都在這里。從其祖父開始,就在西湖置業(yè)。他從小跟隨長輩在此生活,走遍這里的山山水水,對西湖的熟悉程度并不亞于越中老家。對他來說,這里并非客居之地,而是自己的家園。他也曾多次到過如今的江蘇南京、蘇州、揚州等地,但都沒有這樣熟悉,感情也沒有如此深厚。
長期居住,日久生情,這不過是人之常態(tài)。更為重要的是,西湖的這七十多處風(fēng)景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,這是屬于張岱的風(fēng)景,這是張岱一個人的西湖,也是他可以安放靈魂的精神家園。盡管這些山石樹木、亭臺樓閣都是客觀存在,但在不同人的眼中有著不同的內(nèi)涵和色彩,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林黛玉一樣,一千個人心目中就有一千個西湖。
長時間的留戀并沒有讓張岱對西湖產(chǎn)生審美疲勞,反而不斷讓他產(chǎn)生新鮮感。從《西湖夢尋》這部書可以看出,他始終用自己的眼睛在尋找,尋找別人沒有發(fā)現(xiàn)的風(fēng)景,尋找風(fēng)景新的內(nèi)涵。湖心亭的秀美人人皆知,從早春到晚秋,摩肩接踵的游人都可以看得到,但其冬日雪后的雅致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的,只有作者和三五友人才能享受這份透著孤寂的寧靜。七月的湖上,游人如織,一到夜間,則空曠無人,作者偏愛的正是月色下散著涼意的風(fēng)雅。即便是人跡罕至的幽深之處,他也找到了奇美的風(fēng)景。這些風(fēng)景人人可見,但到了《西湖夢尋》一書中,則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和情感,而它只屬于張岱。
也正是如此,當(dāng)無情的戰(zhàn)火燒過這片土地,山河易主,物是人非,山石還是原先的形狀,花草依然每歲枯榮,但此時的西湖一下變得陌生,已不再屬于張岱。人不能沒有家園。舊日熟悉的西湖風(fēng)景并沒有消失,而是永遠刻在記憶里,對張岱來說,這種帶有夢幻色彩的記憶比現(xiàn)實更真實,也更值得留戀,由此不難理解這部書為何要用《西湖夢尋》這個名字,也不難想象在一處處西湖風(fēng)景的背后蘊含著多少豐富復(fù)雜的內(nèi)涵和情感,不管這份情感是歡快還是苦澀,都值得細細體味。
因改朝換代而失去西湖的并不只是張岱一個人,而是那個時代千千萬萬被改變命運的人。飽讀經(jīng)史的張岱知道西湖意味著什么,失去西湖又意味著什么,因此《西湖夢尋》記錄的并不只是他一個人的記憶,而是一個時代、一個族群的記憶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借西湖抒發(fā)家國情懷是一種非常理性的選擇。
說理性的選擇是因為很少有風(fēng)景名勝能像西湖這樣,受到大自然的特別鐘愛,在并不算大的空間里薈萃了如此多的美到極致的風(fēng)景,能得到歷代文人墨客如此多的眷顧和贊美,千百年來累積了如此豐厚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在這里,不必說奇石、秀峰,不必說煙柳、溪水,隨便一座廟宇、一座小橋,乃至一座亭臺,都見證過千百年的風(fēng)云變幻、悲歡離合,將歲月的滄桑濃縮在一磚一瓦、一草一木中。有形的靈山水秀背后是說不盡的人文風(fēng)情,西湖集自然人文風(fēng)景于一身,成為唐宋以來中國文化的薈萃之地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,西湖就是一座中國文化的陳列館。通過對這一代表性風(fēng)景的書寫,可以透視一個時代的變遷,由此抒發(fā)對歷史對社會對人生的思考和感嘆。
《西湖夢尋》 苗懷明 譯注 中華書局
張岱顯然意識到這一點,他在尋找風(fēng)景的同時,也在追溯這些風(fēng)景的前生今世,將其記錄下來,《西湖夢尋》可以說是一部小型的西湖志書。在個人的描述與感慨之外,還提供了許多重要的文獻資料。不管是祠堂陵墓還是道觀佛寺,張岱皆在有限的篇幅中詳細介紹其創(chuàng)建及興廢的經(jīng)過,包括時間、主事者、緣由等,都如實記錄。這部書可以說是一個個景致的簡史,既有縱向的史實的梳理,又有橫向的空間的敘述,全書合在一起,就是一部西湖的變遷史,這也是一部感性的中國文化變遷史。
END
來源:光明日報 走近西湖
作者:苗懷明
圖片:苗懷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