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小編給各位分享清朝十二帝的知識,其中也會對清朝十二帝壽命及在位時間進行解釋,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(xiàn)在面臨的問題,別忘了關注本站,現(xiàn)在開始吧!
滿清十二帝分別是誰?
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別是:努爾哈赤(天命)、皇太極(天聰、崇德)、福臨(順治)、玄燁(康熙)、胤禛(雍正)、弘歷(乾?。J琰(嘉慶)、?旻寧(道光)、奕詝(咸豐)、載淳(同治)、?載湉(光緒)、溥儀(宣統(tǒng))清朝君主(百度百科)
清朝十二位皇帝的排列順序
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:
1、努爾哈赤(天命);2、皇太極(天聰);3、福臨(順治);4、玄燁(康熙);5、胤禛(雍正);6、弘歷(乾隆);7、永琰,后改顒琰(嘉慶); 8、綿寧,后改旻寧(道光);9、奕詝(咸豐);10、載淳(同治); 11、載湉(光緒);12、溥儀(宣統(tǒng))。
清朝君主是指清代的皇帝,清代從1616年至1912年共有12位君主,這里包括后金大汗、清朝皇帝和追尊未實際統(tǒng)治的君主。
清成宗義皇帝多爾袞為清太祖第十四子,和碩睿親王,死后順治帝追尊其為皇帝,旋因罪追奪其本人及其妻子敬孝義皇后、生母孝烈武皇后的尊號,開除宗籍,開棺戮尸,搗毀陵墓。后,乾隆皇帝為其平反,追復為睿忠親王,恢復宗籍,修繕陵墓,封其后人為王,世襲罔替。
擴展資料
清朝(1636年—1912年)是中國歷史最后一個大一統(tǒng)封建王朝,共傳十帝,享國二百七十六年。
1616年,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后金。1636年,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。1644年大順攻占明朝國都北京,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,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,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,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(tǒng)治者。軍事上在隨后的二十余年間平定大順、大西、南明等政權。后又平定三藩之亂、統(tǒng)一鄭氏臺灣,逐步掌控全國。
清朝滅亡后復辟勢力一直存在,例如張勛復辟和偽滿洲國,二戰(zhàn)末期蘇聯(lián)紅軍出兵東北,偽滿洲國徹底滅亡。
參考資料:清朝-百度百科
清十二帝都是誰?在位時間都是什么?
清朝十二個皇帝分別是:努爾哈赤、皇太極、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、光緒、宣統(tǒng)。
1、努爾哈赤:1616年-1626年(在位10年);
2、皇太極:1627年-1643年(在位17年);
3、福臨:1644年-1661年(在位18年);
4、玄燁:1662年-1722年(在位61年);
5、胤禛:1723年-1735年(在位13年);
6、弘歷: 1736年-1795年(在位60年);
7、颙琰:1796年-1820年(在位25年);
8、旻寧:1821年-1850年(在位30年);
9、奕詝:1851年-1861年(在位11年);
10、載淳:1862年-1874年(在位13年);
11、載湉:1875年-1908年(在位34年);
12、溥儀:1908年-1911年(在位3年)。
擴展資料
清朝十二帝年號的含義
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后金,割據于關外,為了提升自己的正統(tǒng)性,所以他的年號就是“天命”,以示自己“受命于天”。
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后,改國號金為“大清”,同時改元“崇德”,表示了皇太極為了與大明爭奪天下,必須吸納漢族的優(yōu)秀制度、文化,籠絡漢族知識分子,所謂“崇德”也就是“崇尚德化”。
順治帝福臨時崇禎帝自縊,明亡于李闖之手,吳三桂引多爾袞的八旗入關,清朝從此問鼎中原。為了逐鹿中原,所以特意年號為“順治”,意思就是“順利治理”,以期能統(tǒng)一華夏。
順治帝駕崩后,年幼的玄燁即位,年號“康熙”??担矊?;熙,興盛,以康熙為年號就表示了清朝希望能在統(tǒng)一全國后,實現(xiàn)國泰民安,萬民康寧,天下興盛。
在康熙治下,國政興隆,之后雍親王胤禛即位。但康熙末年九子奪嫡,胤禛自登位起就流言四起,不但有支持八阿哥的,更有人說康熙實際傳位于大將軍王十四阿哥。所以,特以年號為“正”,意思是雍親王入繼大統(tǒng)是正當的,也就是“雍正”。
雍正帝扭轉了康熙末年的貪腐和虧空,留給了他兒子弘歷一個大清盛世,所以弘歷的年號是“乾隆”。乾者天也,隆者昌也,乾隆的意思就是“天道昌隆”,反映了大清盛世之境。
乾隆在位六十年,自己主動退位給了兒子嘉親王颙琰,因為當時乾隆只是當了太上皇,所以新皇即位是值得普天同慶的大事,所以以“嘉慶”為年號,即嘉親王登基,普天同慶。
嘉慶很早就內定了他的兒子旻寧為繼承人,封他為智親王,所以旻寧即位后,年號為“道光”,意即“大道光明”。
自道光帝起,鴉片戰(zhàn)爭爆發(fā),大清陷入內憂外患之中,所以道光帝的繼承人奕詝的年號是“咸豐”,咸就是全部,豐就是豐盛、豐富,咸豐合在一起,意思就是希望普天之下,都能豐衣足食。反映的是大清在內外交困中,渴望能讓百姓生活安康。
咸豐帝只有一個獨子,即是貴妃葉赫納拉氏的獨子載淳,并留下八大臣輔政。但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聯(lián)手發(fā)動政變,消滅了八大臣,由兩宮太后慈安和慈禧垂簾聽政,所以他們使用了年號“同治”,即兩宮太后與奕等人共理朝政。
同治統(tǒng)治期間,大清更加混亂,太平天國、陜甘回亂、捻軍流竄,同治死后,他的弟弟載湉即位,年號“光緒”。光,光復、光大;緒,功業(yè)未竟。所謂“光緒”,就是“光復完成未竟之功業(yè)”,反映了清朝依然試圖重振國力,如洋務運動、百日維新。
溥儀則是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,他的年號是“宣統(tǒng)”。宣統(tǒng)即位時,反清浪潮已經席卷全國,以宣統(tǒng)為年號,意思宣告清王朝的正統(tǒng)性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–清朝君主
以上就是關于清朝十二帝壽命及在位時間的出處及含義介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