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皇帝列表(清朝歷代帝王順序表)

AI資訊2年前發(fā)布 AI工具箱
135 00

本文主要講的是清代皇帝列表,以及和清朝歷代帝王順序表相關(guān)的知識,如果覺得本文對您有所幫助,不要忘了將本文分享給朋友。

清朝12位皇帝列表及在位時間分別是?

清朝12帝列表為:

清朝12帝順序與在位時間為:

第一位: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,廟號—清太祖,年號—天命,在位時間1616年~1626年(總共10年)

第二位:愛新覺羅·皇太極,廟號—清太宗,年號—天聰與崇德,1626年~1636年(總共10年)

第三位:愛新覺羅·福臨,廟號—清世祖,年號—順治,1644年~1661年(總共17年)

第四位:愛新覺羅·玄燁,廟號—清圣祖,年號—康熙,1661年~1722年(總共61年)

第五位:愛新覺羅·胤禛,廟號—清世宗,年號—雍正,1722年~1735年(總共13年)

第六位:愛新覺羅·弘歷,廟號—清高宗,年號—乾隆,1736年~1796年(總共60年)

第七位:愛新覺羅·颙琰,廟號—清仁宗,年號—嘉慶,1796年~1820年(總共24年)

第八位:愛新覺羅·旻寧,廟號—清宣宗,年號—道光,1820年~1850年(總共30年)

第九位:愛新覺羅·奕詝,廟號—清文宗,年號—咸豐,1851年~1861年(總共10年)

第十位:愛新覺羅·載淳,廟號—清穆宗,年號—同治,1861年~1874年(總共13年)

第十一位:愛新覺羅·載湉,廟號—清德宗,年號—光緒,1874年~1908年(總共34年)

第十二位:愛新覺羅·溥儀,廟號—清憲宗,年號—宣統(tǒng),1908年~1912年(總共4年)

擴(kuò)展資料:

清朝君主是指清朝的皇帝,以及清朝前身后金政權(quán)的大汗,總共12位。從皇太極建立清朝開始共有11位皇帝。清朝入關(guān)以后共有十位皇帝。

清朝十二位君主分別是:努爾哈赤(天命)、皇太極(天聰、崇德)、福臨(順治)、玄燁(康熙)、胤禛(雍正)、弘歷(乾?。?、颙琰(嘉慶)、 旻寧(道光)、奕詝(咸豐)、載淳(同治)、 載湉(光緒)、溥儀(宣統(tǒng))。

歷史進(jìn)程

1、乾隆帝于乾隆六十年(1795年)臘月讓位于太子颙琰,自稱太上皇,次年改元嘉慶。但太上皇乾隆帝掌握實權(quán)直至嘉慶四年(1799年),是中國歷史上掌握實權(quán)最久和壽命最高的皇帝。

2、康熙帝在位61年,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。

3、咸豐十一年(1861年),咸豐帝駕崩,長子載淳即位,顧命八大臣擬定次年年號為“祺祥”。未幾,慈安太后、慈禧太后、恭親王奕?等發(fā)動“祺祥政變”(或“辛酉政變”),罷黜顧命八大臣,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,改元“同治”,“祺祥”年號從未使用。

4、光緒二十六年(1900年),慈禧太后一度立端郡王載漪之子溥儁為大阿哥,為同治帝之嗣子,欲令光緒帝于次年禪位,改元“保慶”,是為“己亥建儲”,后因各國公使反對而作罷。

5、宣統(tǒng)三年(1911年),隆裕太后迫于辛亥革命的壓力頒布《清帝退位詔書》,宣布皇帝退位,清朝在全國范圍內(nèi)的統(tǒng)治宣告終結(jié)。但根據(jù)清政府之前與中華民國政府達(dá)成的《清室優(yōu)待條件》,前清皇室仍可保持原有尊號和待遇,民國政府待之以外國君主之禮,居住于紫禁城,成為民國境內(nèi)的“國中之國”,史稱“遜清小朝廷”。

6、民國六年,軍閥張勛擁立遜帝短暫復(fù)辟,稱“大清宣統(tǒng)九年”,史稱“張勛復(fù)辟”。

7、民國十三年(遜清宣統(tǒng)十六年),馮玉祥發(fā)動“北京政變”,軟禁總統(tǒng)曹錕,并將遜帝及其家眷趕出紫禁城,溥儀的皇帝稱號被徹底廢除后,溥儀攜家眷潛逃至天津日租界的張園、靜園,宣告“復(fù)號還宮”,與部分遺老遺少謀劃“復(fù)辟”,小范圍內(nèi)仍被稱為“皇帝”,史稱“后遜清小朝廷”。大清國號和宣統(tǒng)年號被前清遺老遺少一直使用至民國二十一年清遜帝溥儀成為“滿洲國”執(zhí)政。
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清朝君主

清朝皇帝有哪些

關(guān)注

清朝12位皇帝分別是入關(guān)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,再加上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、光緒、宣統(tǒng)十帝

一、清太祖:(在世1559年明嘉靖三十八年—1626年天命十一年;在位1616年-1626年)

二、清太宗:(1592年11月28日明萬歷二十年十月二十五日—1643年9月21日八月初九;在位1627年-1643年)

三、清世祖:(在世1638年-1661年;在位1644年-1661年)

四、清圣祖:(在世1654年5月4日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—1722年12月20日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;在位1661年-1722年)

五、清世宗:(1678年12月13日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—1735年雍正十三年;在位1722年-1735年)

六、清高宗:(在世康熙五十年1711年9月25日—嘉慶四年1799年2月7日;在位1736年-1796年)

七、清仁宗:(在世乾隆二十四年1760年-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;在位1796年-1820年)

八、清宣宗:(在世1782年-1850年;在位1821年-1850年)

九、清文宗:(在世1831年–1861年;在位1851年-1861年)

十、清穆宗:(在世1856年-1874年;在位1862年-1874年)

十一、清德宗:(在世1871年-1908年;在位1875年-1908年)

十二、宣統(tǒng):(在世1906年—1967年;在位1908年—1912年)

清朝皇帝列表有哪些?

清朝十二位皇帝分別是:努爾哈赤(天命)、皇太極(天聰、崇德)、福臨(順治)、玄燁(康熙)、胤禛(雍正)、弘歷(乾隆)、颙琰(嘉慶)、?旻寧(道光)、奕詝(咸豐)、載淳(同治)、?載湉(光緒)、溥儀(宣統(tǒng))。

1、清太祖: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

清王朝的奠基者,通滿語和漢語,二十五歲時起兵統(tǒng)一女真各部,平定中國關(guān)東部,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,建立后金,割據(jù)遼東,建元天命。

薩爾滸之役后,遷都沈陽。之后席卷遼東,攻下明朝在遼七十余城。1626年兵敗寧遠(yuǎn)城之役,同年四月,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,征蒙古喀爾喀。

七月中旬,努爾哈赤身患毒疽,不久去世,葬于沈陽福陵。清朝建立后,尊為清太祖,謚號: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(jì)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(yè)高皇帝。

2、清太宗:愛新覺羅·皇太極

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,母孝慈高皇后葉赫納拉氏?;侍珮O于后金天命元年(公元1616年)被封為和碩貝勒,在四大貝勒中按年齡排行第四。天命十一年(1626年)農(nóng)歷九月初一日,在沈陽受其它三位貝勒推舉襲承汗位,紀(jì)元天聰。

于后金天聰十年(公元1636年)農(nóng)歷五月,稱帝,定國號“大清”,改元崇德,改族名女真為滿洲。

3、清世祖:順治皇帝,愛新覺羅·福臨

清朝第三位皇帝,同時也是清朝入關(guān)后的第一位皇帝,滿族,是清太宗愛新覺羅·皇太極的第九子。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時(晚七點至九點)出生,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(jì)吉特氏。

4、清圣祖:康熙皇帝,愛新覺羅·玄燁

順治皇帝第三子,清入關(guān)后第二位皇帝。他平定了三藩叛亂,收復(fù)了臺灣,驅(qū)逐了沙俄勢力,又平息蒙藏地區(qū)動亂,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(wěn)定和統(tǒng)一。

在經(jīng)濟(jì)和文化建設(shè)上,康熙也創(chuàng)下對后世產(chǎn)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(yè)績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盛世—-康乾盛世。

5、清世宗:雍正皇帝,愛新覺羅·胤禛

康熙皇帝第四子,清入關(guān)后的第三位皇帝。在位13年。他對有礙于皇權(quán)的反對勢力大加撻伐,有效地改善了吏治,增加了國庫收入,為乾隆朝社會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(chǔ)。

6、清高宗:乾隆皇帝,愛新覺羅·弘歷

雍正皇帝第四子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四位皇帝。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,也親手將它帶向低谷,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(jì)以后歷史進(jìn)程的重要皇帝。

7、清仁宗:嘉慶皇帝,愛新覺羅·颙琰

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。生于乾隆二十五年(1760)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,乾隆六十年登基,改元嘉慶,在位25年。卒于嘉慶二十五年(1820)終年61歲。廟號“仁宗”。

8、清宣宗:道光皇帝,愛新覺羅·旻寧

原名綿寧,清朝第八位皇帝(努爾哈赤算起),1820-1850年在位,在位期間正值清朝衰落,他為挽救清朝頹勢做了一些努力,如整頓吏治,整厘鹽政,通海運,平定張格爾叛亂,嚴(yán)禁鴉片,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。

他本人力行節(jié)儉,勤于政務(wù),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資質(zhì)不高,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,清王朝在道光帝的統(tǒng)治時期進(jìn)一步衰落,和西方的差距也越來越大。

1842年清朝在鴉片戰(zhàn)爭中失敗,簽訂喪權(quán)辱國的《南京條約》,此后十年道光帝茍安姑息,得過且過,沒有任何學(xué)習(xí)西方,振興王朝的舉措。道光三十年(1850)正月崩于圓明園,終年69歲。

9、清文宗:咸豐皇帝,愛新覺羅·奕詝

宣宗逝世后,咸豐帝即位,頒詔覃恩,以第二年為咸豐元年。在位期間,內(nèi)外交困,太平天國起義如火如荼之際,又遭遇英法聯(lián)軍侵略中國,他依靠湘軍,抑制住了太平天國起義進(jìn)一步的擴(kuò)張。

對英法聯(lián)軍,咸豐也派兵抵抗了,但是缺乏精力,最后失敗,以簽訂喪權(quán)辱國的《北京條約》告終。咸豐十一年(1861年8月22日)在承德病故。

10、清穆宗:同治皇帝,愛新覺羅·載淳

清朝第十位皇帝,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,年號“同治”。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,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。1861年至1875年在位,共13年。

11、清德宗:光緒皇帝,愛新覺羅·載湉

清朝第十一位皇帝。四歲登基,起初由慈安、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,慈安崩逝后由慈禧一宮獨裁,直至光緒帝十八歲親政,此后雖名義上歸政于光緒帝,實際上大權(quán)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。

光緒帝一生受到慈禧太后的挾制,未曾掌握實權(quán)。1898年,光緒帝實行“戊戌變法”,但卻受到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派的反對。

光緒帝打算依靠袁世凱囚禁慈禧,但反被袁世凱出賣,從此被慈禧幽禁在中南海瀛臺。整個維新不過歷時103天,故稱“百日維新”。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因砒霜中毒而暴崩,享年38歲,葬于清西陵的崇陵。

12、清廢帝:愛新覺羅·溥儀

清朝末代皇帝,即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皇帝。醇親王載灃之子,光緒三十四年(1908年)即皇帝位。1924年11月5日,被馮玉祥驅(qū)逐出宮。

辛亥革命以后,宣布退位??箲?zhàn)時由于充當(dāng)日本扶持的偽滿洲國傀儡皇帝,被定為戰(zhàn)犯,后被毛澤東特赦,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普通公民,1967年在北京死去。
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清朝君主

清朝歷代皇帝都有哪些?

清朝總共有十二個皇帝,清朝的皇帝列表分別是:努爾哈赤(年號天命)、皇太極、順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慶、道光、咸豐、同治、光緒、宣統(tǒng)(清末帝溥儀)。

1.努爾哈赤:天命汗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(1559—1626年),女真族,后金政權(quán)創(chuàng)立者。明萬歷四十四年(1616年)正月,在赫圖阿拉稱“覆育列國英明汗”,年號天命。在位11年。

2.皇太極:努爾哈赤第八子,滿族。天命十一年(1626年)九月,繼后金汗位,以次年為天聰元年。天聰十年(1636年)四月,皇太極在沈陽稱帝,建國號大清,改年號為崇德,并以是年為崇德元年。前后在位17年。

3.順治: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·福臨(1638年–1661年),皇太極第九子,清入關(guān)后第一位皇帝。6歲即帝位,由叔父睿親王多爾袞攝政,14歲親政。

4.康熙:清圣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·玄燁(1654–1722年),順治皇帝第三子,清入關(guān)后第二位皇帝。

5.雍正:清世宗雍正皇帝愛新覺羅·胤禛(1678—1735年),康熙皇帝第四子,清入關(guān)后的第三位皇帝。在位13年。

6.乾隆:清高宗乾隆皇帝愛新覺羅·弘歷(1711—1799年),雍正皇帝第四子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四位皇帝。

7.嘉慶:清仁宗嘉慶皇帝愛新覺羅·顒琰(1760—1820年)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五位皇帝,乾隆皇帝第十五子。乾隆六十年(1795年)九月公開立為皇太子,次年元旦,受弘歷內(nèi)禪即位,以是年為嘉慶元年,時年27歲。嘉慶四年(1799年)正月,弘歷死,始親政。在位25年。

8.道光:清宣宗道光皇帝愛新覺羅·旻寧(1782—1850年)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六位皇帝,嘉慶皇帝第二子。嘉慶二十五年(1820年)七月即位,以次年為道光元年,時年29歲。在位30年。

9.咸豐:清文宗咸豐皇帝愛新覺羅·奕詝(1831—1861年)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七位皇帝,道光皇帝第四子。道光三十年(1850年)正月即位,以次年為咸豐元年,時年20歲。在位11年。

10.同治:清穆宗同治皇帝愛新覺羅·載淳(1856—1874年)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八位皇帝。5歲即帝位,終身成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的傀儡。

11.光緒:清德宗光緒皇帝愛新覺羅·載湉(1871—1908年),清朝入關(guān)后第九位皇帝。醇親王奕譞之子,因其沖齡踐祚,導(dǎo)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簾聽政。在其親政期間,甲午之戰(zhàn)中他力主反擊,大力支持維新變法,但因變法失敗而遭幽禁,直至去世。

12.宣統(tǒng):清宣統(tǒng)皇帝愛新覺羅·溥儀(1906—1967年),清朝末代皇帝。醇親王載灃之子,光緒三十四年(1908年)即皇帝位。1911年2月12日,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。此后,以遜帝身份居住在皇宮。1924年11月5日,被馮玉祥驅(qū)逐出宮。

清朝歷代皇帝的排列順序

清朝總共經(jīng)歷了12位帝王,到末代皇帝溥儀結(jié)束,共統(tǒng)治了276年。

上圖為每一位清朝皇帝的在位時間以及在位的年限,最長的就是康熙和乾隆兩位,史稱康乾盛世不是沒有道理,在位時間長代表國家安定,國民富強。有人問為什么不寫慈禧啊,慈禧執(zhí)政47年,但是她不是皇帝,愛新覺羅族人沒人承認(rèn)他這個地位,因此不能寫。

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 ? ?享年67歲

清太祖愛新覺羅·努爾哈赤(1559年—1626年9月30日),女真族,建州女真首領(lǐng)、后金第一位大汗、清朝實際奠基者。生于建州左衛(wèi)蘇克素護(hù)河部赫圖阿拉城(今遼寧撫順新賓縣西南),父塔克世,母喜塔喇氏,努爾哈赤為長子。

愛新覺羅·皇太極? ? ?享年52歲

清太宗愛新覺羅·皇太極(1592年11月28日—1643年9月21日),又譯黃臺吉?[1]??、洪太主,生于費阿拉城(今遼寧撫順新賓縣舊老城) 。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,母孝慈高皇后葉赫納拉氏。

愛新覺羅·福臨? ? ?享年24歲

清世祖愛新覺羅·福臨(滿語:??????[1]??,1638年3月15日—1661年2月5日),清朝第三位皇帝(1643年—1661年在位),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。清太宗第九子,生母為孝莊文皇后博爾濟(jì)吉特氏,生于沈陽故宮永福宮。初名方喀拉? ,自號臆庵道人。

愛新覺羅·玄燁 ? ?享年69歲

清圣祖愛新覺羅·玄燁(1654年5月4日—1722年12月20日),清朝第四位皇帝,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(1661年—1722年在位),年號“康熙”。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;西藏方面尊稱為“文殊皇帝”。 曾自號體元主人。 順治帝第三子,生母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。

愛新覺羅·胤禛 ? ?享年58歲

清世宗愛新覺羅·胤禛(1678年12月13日?[1]??—1735年10月8日),清朝第五位君主(1722年—1735年在位),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。年號雍正??滴醯鄣谒淖樱笧樾⒐驶屎螅吹洛鸀跹攀希?,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宮。

愛新覺羅·弘歷 ? ?享年89歲

清高宗愛新覺羅·弘歷(1711年9月25日—1799年2月7日),清朝第六位皇帝,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。年號“乾隆”,寓意“天道昌隆”。在位六十年,禪位后又繼續(xù)訓(xùn)政,實際行使最高權(quán)力長達(dá)六十三年零四個月,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(zhí)掌國家最高權(quán)力時間最長的皇帝,也是最長壽的皇帝。

愛新覺羅·颙琰 ?享年61歲

清仁宗愛新覺羅·颙琰(1760年11月13日—1820年9月2日),原名永琰,清朝第七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,乾隆帝的第十五子,生母孝儀純皇后魏佳氏。在位二十五年(1796-1820年在位),年號“嘉慶”。

愛新覺羅·旻寧 ? ?享年69歲

清宣宗愛新覺羅·旻寧(1782年9月16日—1850年2月25日),原名綿寧,清朝第八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。生于紫禁城擷芳殿中所。年號道光。清仁宗嘉慶皇帝第二子,母孝淑?;屎笙菜D氏。

愛新覺羅·奕詝? 享年31歲

清文宗愛新覺羅·奕詝(1831年7月17日—1861年8月22日),清朝第九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,?[1]??清朝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擁有實際統(tǒng)治權(quán)的皇帝,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,年號咸豐。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,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

愛新覺羅·載淳 ? ??享年19歲

清穆宗愛新覺羅·載淳(1856年4月27日—1875年1月12日),清朝第十位皇帝,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,年號“同治”。為清文宗咸豐帝長子,生母為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。1861年至1875年在位,共13年。

愛新覺羅·載湉 ? ?享年38歲

清德宗愛新覺羅·載湉(1871年8月14日—1908年11月14日)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,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。父親醇親王奕譞,生母葉赫那拉·婉貞為慈禧皇太后親妹。在位三十四年,年號“光緒”。

愛新覺羅·溥儀 ? ???享年61歲

愛新覺羅·溥儀(1906年2月7日—1967年10月17日),字曜之,號浩然。清朝末代皇帝。是道光帝旻寧的曾孫、醇賢親王奕譞之孫、光緒帝之侄,攝政王載灃長子,母親是蘇完瓜爾佳·幼蘭。1908年到1912年,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兩次在位。

以上就是關(guān)于清朝歷代帝王順序表的出處及含義介紹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
? 版權(quán)聲明

相關(guān)文章

暫無評論

none
暫無評論...